受在社區大學教法文和歐洲文化課的導遊朋友也是留法過的大學學姐邀請,就在對方課堂分享歐洲單車旅遊的心得。不過由於這一班是學語文的社大課程,反而聊了不少和騎單車無關,多講跟學語文有關的事,特別是歐洲人學中文的理由。
然而,這是決定自己啟程去歐洲單車之旅和排路線的關鍵。因為最初就是透過大學單車社認識到來臺灣學中文的歐洲人,甚至結交朋友,才會想換去親眼看看他們的國家,體驗在對方國家單車旅行。
只是當年忘了問他們為何會想學中文,後來趁人生難得去歐洲,不只換自己單車旅行走入他們家鄉外,相見時也好奇詢問他們當年怎麼會想學中文這一門外語?
昔日大學單車社相識,在歐洲碰面敘舊的英國與斯洛維尼亞朋友,給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覆,也顛覆過往認為歐洲人想學中文只是出於商業市場考量的成見。
英國朋友Deanna是在個人讀大四時,2008年來大學單車社認識的,她笑說當年會想學中文的契機,是高中時也沒頭緒未來要繼續讀大學的話,要選什麼科系和領域深造,剛好上高二後選「歷史」作為深入學習的四門學科之一
,讀到中國歷史的部分覺得有意思,就考大學時選擇讀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深造中文和中國歷史領域,也談大學時也有讀過中文的文言文古籍。
斯洛維尼亞朋友Luka是個人2013年澳洲渡假打工結束返台後,回大學單車社串門子時認識的。他談會學中文的理由,是最令自己噴飯的,原來他最初是想考新聞媒體傳播學院未來當記者,無奈考大學時考差了,也沒想到一定要讀什麼,就用分數排志願,看漢學系分數低就放入志願,也真的上了,開啟學中文的契機。用分數排志願這種看來很沒主見的事,不是只有茫然的臺灣學生填大學志願時會幹,歐洲人也會。
可是目前自己認識所有歐洲朋友裡,中文程度最好的,反而是那位考大學時用分數填排志願的斯洛維尼亞亞朋友Luka。他儘管是誤打誤撞學中文,卻學到我跟他對話時可以全程用中文,甚至連打字傳訊息聯繫也能全用繁體中文字。
至於兩位曾分別在中國和臺灣各生活一年學中文的歐洲朋友,也不約而同的談到中國和臺灣之間比較喜歡臺灣,碰巧都吃素的他們一致覺得在臺灣外食找素食方便多了,而且臺灣人對歐洲人比較友善。
其他部分,2012年澳洲渡假打工在櫻桃農場相識的德國朋友Vanessa,則是遇到我們一群臺灣人很友善也覺得中文有意思,返回德國後趁擔任幼教老師之外的空檔學中文,學到我到她故鄉作客時,都能講上簡單的中文,前幾天還去參加中文檢定考試,完全是上班族善用下班休閒時間學外語的最佳典範,就拿她學中文經驗給社大法語課的同學們學法文加油打氣了。
不過換成自己的話,承認個人學英文之外的外語經驗比較是一日捕魚三日曬網型的,完全是不良範例,這趟穿越歐洲單車之旅,原本也作夢趁路過那些國家時加減學當地話幾個詞,但是後來懶到連已經下載在手機的當地語言APP都懶得點開來看,豁達到直接比手畫腳溝通也是搞定問題。
最後講座分享可惜忘了拍合照留念,不過有趁這機會整理出來這趟穿越歐洲單車之旅行經國家和停留過夜天數,至於開銷的細節仍在整理中。
--------------------------------
備註1:英國的高中制度與臺灣不同,英國高中生在升上高二後可依興趣自選四門學科深入學習,不用像臺灣中學生要上那麼多學科。
備註2:想學法文與歐洲文化可洽Paris Brocante 巴黎市集 : 旅遊法語教學-導遊日誌